单单能随军出征,就已经说明,从某些方面,曹操已经向他妥协了。
不然的话,谁会允许皇帝出征呢?
刘协再次看向糜夫人和甘夫人,叮嘱道:“吕布善待伱等,虽然他不图回报,但朕希望你们都能牢记在心,受人恩惠,切莫忘怀!”
两人连忙点头,“臣妾谨记!”
“对了,刘备可曾回来探望过你们?”
糜夫人摇了摇头,“家夫追随曹公身旁,国事为重,还尚未归来。”
刘协道:“是啊,国事为重,放心吧,很快你们就能一家团聚了。”
刘备是做大事的人,儿女情长之事,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。
当天夜里,刘协便住在了原先吕布的将军府,这会功夫,曹操也顾不上派人监视他,只是让夏侯惇暂时镇守徐州城。
刘协找了一块黑布,然后画了一个图样,交代府里的丫鬟,做了一个眼罩。
“子龙,去把夏侯将军叫来。”
赵云也不多问,转身走了出去,时间不长,夏侯惇便赶来了。
夏侯惇现在有些怕人,越是人多,他越是不自在,刚刚瞎了一只眼睛,总得有个过渡期,古人对五官样貌还是非常在乎的。
“陛下,唤我何事?”
夏侯惇远远的站在一旁,不敢靠的太近。
上一次,赵云一记手刀把他弄晕,然后刘协的小刀就在他的眼窝里又划又割,事情虽然过去了,却多多少少的给夏侯惇留了一点不好的阴影。
刘协笑了笑,亲切的说道:“元让,站那么远做什么,朕又不会害你。”
刘协拿起桌上的眼罩,晃了晃,“朕帮你做了一个眼罩,只需将此物遮挡在眼上,朕保管,从今往后,所有人都更加敬畏元让。”
夏侯惇此刻脸上依然还是裹着一条布条,看了几眼,半信半疑的走过来,从刘协手中接了过去。
刘协招了招手,陆逊心领神会,迅速拿过来一面铜镜。
夏侯惇只匆匆瞥了铜镜一眼,便被自己吓人的样子惊吓的后退了一大步。
刘协忙安慰道:“元让,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,你不妨戴上眼罩试一试。”
夏侯惇犹豫了很久,才把身子转了过去,背对着刘协,摘下脸上的布条,换上了眼罩。
戴好后,夏侯惇重新转身回头,刘协当即拍手称赞,“不错,这威风劲一下子就显露了出来,你自己看一看,是不是很霸气?”
陆逊捧着铜镜靠近,夏侯惇壮着胆子扭头对着镜子照了一下,突然,他整个人定住了一样,一动不动!
原本他自己都不敢面对的独眼,此刻因为有了黑色眼罩的遮挡,不仅彻底的把身体的缺陷给挡住了,反而还衬托出了更加坚毅果敢的气质。
夏侯惇看了一会,忍不住暗暗点头。
刘协笑问道:“怎么样?不错吧?朕完全是一番好意,从此往后,不会再有人耻笑你了,非但如此,这个眼罩将会成为你一人独有的标志,会让你在军中更有威严,在战场上更有杀气!”
夏侯惇急忙躬身跪拜,“多谢陛下!”
刘协点了点头,又闲聊了几句,便让夏侯惇退下了。
等夏侯惇离开后,赵云笑了笑,说道:“陛下,他可是曹操身边最信任的大将,恐怕今后,也是我们不得不除掉的敌人啊。”
刘协点了点头,“一码归一码,至少现在,他还不是敌人!”
夜深了,屋内点起了烛光,火苗一闪一闪,微弱的亮光不停的上下跳动着。
夏侯惇得了眼罩,对刘协印象大好,自然也不会派人过来监视,难得可以有比较自由的时间,刘协便和赵云陆逊坐在一起闲聊。
刘协看了陆逊一眼,问道:“伯言,你怎么看待陈登父子?”
陆逊沉吟了片刻,表情变的非常认真,他摇了摇头,“我看他们对陛下很尊敬,但仅仅只是尊敬,至于对曹操,则是敬畏更多一些。”
“那忠诚呢?你觉得,他们忠心于谁?是曹操?还是朝廷?或者是朕?”
这个问题,一下子把陆逊给问住了。
赵云道:“陛下,难道你觉得他们也不可靠吗?”
刘协拿起纸笔,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,“看到了吗?考虑问题,不要仅仅只想着他们两个人,而要联系到他们的家族,这样,答案就呼之欲出了。”
陆逊先是一愣,往纸上仔细瞅了几眼,恍然大悟,“陛下,您的意思是说,陈登他们的家族在徐州,不论他们做什么,最终考虑的都是家族的利益。”
刘协点了点头,目光中流露出了赞赏的喜色,“这徐州,连番易主,先是刘备,接着是吕布,现在又变成了曹操。至于朕吗,在陈登父子心中,暂时还没有任何的份量,最多也就是给他们留个印象罢了。”
刘协接着往下说道:“先看他们对刘备的态度,刘备宽厚仁义,名声不错,陈登父子对刘备也比较亲近,此番曹操夺了徐州,他们对曹操,就像伯言说的,充
第114章 ,陈登父子忠于谁?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